二坝论坛 发表于 2013-8-26 08:13:17

沈巷“翻天覆地” 二坝“渐入佳境”


管大顺在摘收豇豆
上周,是无为及沈巷划归芜湖两周年纪念日。记者采访了江北的基层工作人员,他们的感受是:手头宽裕了,出门方便了,心理距离拉近了……一江之隔,划入芜湖后,两地居民感觉不错。
 “腿一跨,1块钱”
  邵基宏是沈巷镇沈巷社区委员会的书记,他还清楚地记得2011年8月22日的会议,宣布沈巷划归芜湖。“要说变化,可以用‘翻天覆地’四个字来形容。”邵基宏坦言,如果不是这场区划调整,沈巷要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,甚至需要不止15年。
  沈巷社区是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,现有人口近2万,是全镇的大社区。“别的不说,就环境来看,路面清清爽爽,全天候都有保洁,和以前粪堆草堆左一坨右一坨的大不一样,熟人见着都说好。”不止如此,村居干部们的待遇眼看着就提高了,调整前正职书记680元/月,调整后拿到1500元/月。邵基宏笑笑说,“大家更安心,更有干劲了。”
  让邵基宏觉得最实在的还是公共交通的改善。区划调整后,沈巷开通了4趟公交车,221路、222路、223路、224路,覆盖了镇上80%的地方。老百姓们亲切地管这叫“腿一跨,1块钱”,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办卡,“我们和芜湖同城同待遇,又方便又省钱。”而在这之前,人们出门只能靠私人的三轮车,最便宜也要5块钱,“不安全,还受天气影响大”。现在可好了,公共交通的改善带来了人流量的增长,商业的繁荣又促进了就业,一个城镇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。
 鲜菜卖给“自家人”
  二坝镇蛟矶村是个蔬菜种植大村,出产各种无公害的绿色蔬菜,且大都供给芜湖市区。管大顺是村里的书记,区划调整之后,他的收入增加了,事情也变多了。
  “现在还在适应阶段,从农民变成市民,不管干部群众,都有一些观念要改变,要向芜湖市区学习。”管大顺说,村里的工作比以前开展更扎实了,村委会也逐步从管理走向服务。“困难户的扶持、低保户的情况了解、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办理,零零碎碎的大事小事都在这儿。”
  在管大顺印象里,村里的低保户政策享受很明显,“钱加的是真多。调整前低保户每年大约2100块钱,现在一年能超过6000块钱。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出后,60岁以上的老人,每月的基本养老金有100块,积少成多,这笔钱不少,村里的老人见到我都说好。”
  管大顺的家里也有几亩地,和附近居民一样,种的是大棚蔬菜,西红柿、茄子、辣椒什么的都有。因为前段时间的高温,田间的大篷收起来不少,剩下的有些菜秧和豇豆。“我们村里100多户都是菜农。以前卖菜给芜湖,过了长江是卖去外地。现在感觉不一样了,都是一家人,新鲜的蔬菜给自己家里人尝。”




https://www.erbabbs.com/xwb/images/bgimg/icon_logo.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二坝论坛的微博

successfulzgy 发表于 2013-8-26 08:17:20

{:soso_e128:}{:soso_e128:}{:soso_e128:}笑死人了,什么叫二坝渐入佳境。摆明着是不能比了,汤沟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吧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沈巷“翻天覆地” 二坝“渐入佳境”